青果

青果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青果
拼音拼读
qīng guǒ
药材别名
橄榄子、白榄、黄榄果、忠果、黄榄
英文名称
Chinese white olive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树冠呈圆塔形,树干直立,呈灰白色,有黏性的芳香树脂溢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9~15片,对生,椭圆状披针形,革质,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黄绿色,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花小,两性或杂性;萼杯状,通常3裂,很少5裂;花瓣3~5片,白色,芳香,顶端钝;花盘明显;雄蕊6枚,着生于花盘的边缘,花药箭状,花丝粗短;雌蕊1枚,子房上位,3室,每室胚珠2。核果卵状纺锤形,青绿色或青黄色,光滑;果核坚硬,纺锤形,两端锐尖,有棱及槽,内有1~3颗种子。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栽培于低海拔的杂木林或山坡上。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阴干;亦有用盐水浸渍或开水烫过后晒干。
药材性状
纺锤形,两端钝尖。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质硬。果核梭形,暗红棕色,具纵棱,内分3室,各有种子1粒。无臭,果肉味涩,久嚼微甜。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酸。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煎服。用治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等症。临床用治细菌性痢疾,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咽喉炎,其复方外敷治疗口疮、皮肤病,复方口服治疗咽痒干咳等。
药理研究
青果水提液具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用;青果能兴奋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从而起助消化作用。
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复合维生素,并含滨蒿内酯、没食子酸等。种子含挥发油,油中含香树脂醇等;种仁含多种脂肪酸,油酸是主要成分,还含麝香草酚、香芹酚、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亚麻酸和十八碳二烯酸。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咯痰带血者禁用。
配伍药方
①治时行风火喉捅,喉间红肿:橄榄,生芦菔。水煎服。(《王氏医案》青龙白虎汤)
②治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舌干燥,吞咽不利:青果(去核),桔梗、寒水石、薄荷各240克,青黛、硼砂各1240克,甘草620克,冰片36克。共研末,为蜜丸。每服3克,日服2次。(《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③治孕妇胎动心烦,口渴咽干:青果适量。置猪肚内,炖熟,食肉喝汤。(《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④治酒伤昏闷:青果肉十个,煎汤饮。(《本草汇言》)
⑤治河豚、鱼、鳖诸毒、诸鱼骨鲠:青果捣汁,或煎浓汤饮。(《随息居饮食谱》)
相关中药材推荐

乌药 wū yào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属理气药。

续断 xù duàn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

石上柏 shí shàng bǎi
疏风、清肺止咳、解毒止痛、清肿抗癌、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地不容 dì bù róng
截疟、解疮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紫贝齿 zǐ bèi chǐ
镇惊安神、平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榕树叶 róng shù yè
清热祛湿、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风止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雷丸 léi wán
杀虫消积。属驱虫药。

郁李仁 yù lǐ rén
缓泻、利尿。属泻下药分类的润下药。

方解石 fāng jiě shí
清热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华山参 huà shān cān
平喘止咳、安神镇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