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桂花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桂花
拼音拼读
guì huā
药材别名
木犀花
英文名称
sweet-scented osmanthus
功效分类
温化寒痰药
药用部分
木犀科植物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的干燥花。
动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或灌木,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8~1.2厘米;叶片革质,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2,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基部合生;花梗细弱;花极芳香;花萼钟状,4裂长约1毫米,片稍不整齐;花冠裂片4,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橘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产地分布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原产我国西南部。
采收加工
9~10月开花时采收,拣去杂质,阴干,密闭贮藏。
药材性状
花小,具细柄;花棒细小,浅4裂,膜质;花冠4裂,裂片矩圆形,多皱缩,长3~4毫米,淡黄至黄棕色。气芳香,味淡。以身干、色淡黄、有香气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肾经。
功效作用
温肺化饮,散寒止痛。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9克;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汤含漱或蒸热外熨。主治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药理研究
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罗勒烯、芳樟醇、降萜烯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口臭:桂花适量,煎水含漱。(《安徽中草药》)
②治胃寒腹痛:桂花、高良姜各4.5克,小茴香3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胃寒气痛:桂花3克,香附、高良姜各9克,砂仁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经闭腹痛:桂花、对月草、倒竹散、益母草各12克,艾叶9克,月季花6克。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乌药 wū yào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属理气药。

续断 xù duàn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

石上柏 shí shàng bǎi
疏风、清肺止咳、解毒止痛、清肿抗癌、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地不容 dì bù róng
截疟、解疮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紫贝齿 zǐ bèi chǐ
镇惊安神、平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榕树叶 róng shù yè
清热祛湿、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风止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雷丸 léi wán
杀虫消积。属驱虫药。

郁李仁 yù lǐ rén
缓泻、利尿。属泻下药分类的润下药。

方解石 fāng jiě shí
清热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华山参 huà shān cān
平喘止咳、安神镇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