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茸

紫草茸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紫草茸
拼音拼读
zǐ cǎo rōng
药材别名
赤胶、紫矿、紫梗、紫胶、虫胶
英文名称
LacLacca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为胶蚧科紫胶虫属动物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干燥胶质。
动植物形态
雌虫体紫色,呈不规则圆球状。表面有3个突起;其1为肛门;另2个为中胸气门,周围环绕有丝状蜡质。肛门周围有肛门环和肛门棘包围。雄虫体小,分有翅和无翅两型。有翅型体长1毫米,宽0.4毫米,紫红色。翅膜质。腹部8节,腹端着生一角质化的阴茎鞘,两侧各具一根白蜡丝。无翅型体长2~3毫米。触角1对,细长,向前伸。足3对,细弱,呈浅黄色。吸取树液,并分泌胶质覆盖体外。雄虫分泌胶量很少,主要依靠雌虫泌胶。
产地分布
寄生于钝叶黄檀、秧青、三叶豆、泡火绳、酸香、大叶榕、小叶榕等树上。分布于广东、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用刀将紫胶剥下,除去杂质,平摊放在阴凉通风地方,厚度不超过15厘米。要经常翻动,使之干燥不结块。除去枝梗及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成小块。
药材性状
紫草茸呈半圆柱状,长短宽狭不一,长3~10厘米,宽1~1.5厘米。紫褐色或紫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皱纹及小虫眼孔隙,附着于树枝处呈凹沟状,边缘钝圆。质硬而脆,可折断。断面有平行排列的长圆形或圆形虫窝,内有长卵形或圆形虫尸,褐色或暗红色。气微臭,味淡。遇热则软化而发黏。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咸。归肝经、脾经。
功效作用
清热,凉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10克;研末,1.5~3克。外用:研末撒或熬膏涂敷。主治麻疹、斑疹不透,月经过多,崩漏,疮疡,湿疹。
药理研究
紫草茸提取中得到的虫胶红酸常用作食品天然红色色素。虫胶红酸虽然在鼠伤寒沙门菌/微粒体突变等试验中无致突变作用,但会抑制中国仓鼠V79细胞的代谢协同作用,可能有潜在的诱发肿瘤作用。
化学成分
棒状虫胶含树脂70%~80%,蜡6%~7%,色素4%~8%。虫胶树脂可分硬、软两种,硬树脂占70%,其中纯虫胶树脂占l0%。由于虫胶树脂易聚合,故每分子虫胶树脂主要由4分子萜烯酸,即由3分子紫草茸醇酸或表虫胶酸和1分子紫草茸酸或表紫草茸虫胶酸和4分子油桐酸所组成的多酯,也有含3分子或5分子萜烯酸的。软树脂分离得4种纯的萜烯酸酯,即紫草茸酸酯Ⅰ,紫草茸醇酸酯Ⅰ,紫草茸酸酯Ⅱ和紫草茸醇酸酯Ⅱ。后两者为供生产硬树脂的原料。色素主要含虫胶红酸A1、A2(熔点>3000)、B、C、D及虫胶红素。蜡为二十五醇、三十二醇与二十酸、三十二酸所组成的酯。
使用禁忌
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
①疮痘出不快及变陷者:紫草茸一分,陈皮半分。上粗末,新汲水煎服。(《直指小儿方》)
②痘疮皮破,浆水泛出,或手搔伤损:紫矿研极细末敷之。(《本草汇言》)
③齿缝出血:紫矿、乳香、白矾、麝香等分为末。先以暖浆水漱过后,少少上药;如有水出,即和药更漱之,夜干贴。(《卫生易简方》)
④血崩:紫矿不以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食前。(《杨氏家藏方》紫矿散)
相关中药材推荐

乌药 wū yào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属理气药。

续断 xù duàn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

石上柏 shí shàng bǎi
疏风、清肺止咳、解毒止痛、清肿抗癌、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地不容 dì bù róng
截疟、解疮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紫贝齿 zǐ bèi chǐ
镇惊安神、平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榕树叶 róng shù yè
清热祛湿、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风止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雷丸 léi wán
杀虫消积。属驱虫药。

郁李仁 yù lǐ rén
缓泻、利尿。属泻下药分类的润下药。

方解石 fāng jiě shí
清热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华山参 huà shān cān
平喘止咳、安神镇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友情链接